張家口新能源推進農村清潔采暖,破解困境之路
2020-06-03 來自: 張家口艾尼維爾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50
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生活用能總量已經超過3億噸標準煤,農村用能主要以燃料直接燃燒為主,以北方農村散煤燃燒供暖為例,每年供暖能源消耗量約1.13億噸標準煤,熱效率僅30%~40%,不及區域大型鍋爐熱效率的一半,并且散燒煤取暖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煤改電、煤改氣運動的推進,政府逐漸重視燃煤污染問題,從而轉向清潔能源以及其他取暖方式的使用與替代。但是煤改氣、煤改電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風順。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業委員會主任郝芳洲介紹說,城鄉和城中村戶均電網、線路容量只有1~3千瓦,而用電采暖容量需達9~10千瓦,這就需要建設一批11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其建設滯后,周期長,維護困難。如果改用氣的話,則存在冬季使用天然氣集中用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氣源和價格不能穩定保障等諸多問題。改電電費貴,改氣氣不足,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用戶收入較低,導致農民取暖負擔大,居民有氣電采暖設備不敢用等問題。
從能效角度來看,‘煤改電’也并不是一條理想之路。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會長張紹強表示:“我國電力總量的60%—70%是燃煤發電,當前燃煤發電效率基本處于40%左右的水平,效率最高的也尚未超過50%。以電取暖,電力進入用戶家里的過程也要產生能量損耗,即使能夠達到95%的效率,也還有5%的能效損失。而且取暖所需的基本是低溫熱。 “所以,綜合來看,以電取暖的能效并不是十分理想?!?br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其次,隨著煤改運動的大力推行,應運而生的一大批太陽能企業與空氣源企業也在積極地推行煤改清潔能源的工作,傳統太陽能利用技術普及程度雖然較高,但仍面臨冬季、夜晚無法使用等問題,經濟性和易用性問題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而張家口新能源所研發的《太陽能異聚態熱利用系統》,以其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多元化的應用方式,可因地制宜,廣泛適用于不同地區的清潔供暖。同時,其可充分吸收太陽能、風能、雨水能等自然能源,無論是在白天、黑夜、陰雨天、下雪天都可穩定高效工作,并且能滿足-30℃環境溫度的供暖需求。太陽能異聚態熱利用系統以其高效節能的指標和舒適的體驗在祖國的寒冷農村地區大放異彩。
張家口艾尼維爾熱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專注于新能源高效節能制熱設備的技術開發,地源、空氣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集成設計、安裝及服務;高效節能供熱設備、太陽能異聚態熱利用系統集成配套設備(OEM)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熱能企業。